基准日 : 以2024年3月为基准
许可病床 | 脑波检查室 | 急诊室 | 新生儿室 | 分娩室 | 日间病房 | 其他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,157 | 2 | 48 | 10 | 3 | 34 | 4 |
许可病床 : 主楼(341), 急救中心(103), 癌症中心(120), 老人中心(57), 儿童医院(83), 呼吸中心(109), 感染管理中心(51), 重症监护室(108), 护理照护一体型(160), 临终关怀(13), 造血干细胞移植(12)
基准日 : 以2024年4月为基准
总面积 | 190,060,65(㎡) | 占地面积 | 136,626.00(㎡) |
基准日 : 2023年全年
门诊患者数 | 住院患者 | 手术件数 |
---|---|---|
952,651 | 338,562 | 22,417 |
1989年 | 引入以财务行政为核心的电算系统 |
1991年 | 实现一般管理与部分诊疗支援部门的电算化 |
1995年 | 住院患者屏幕审查电算化 |
1998年 | OCS(医嘱通信系统) : 连接医院所有领域(财务行政、诊疗、诊疗支援、一般管理)的整合系统,通过将纸质处方电算化,实现处方及检查结果的快速、准确传递与处理。 |
2003年 | HIMIS(医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) : 国内医疗界首次引入ERP(企业资源计划)、BSC(平衡计分卡)、ABM(作业成本管理)、FIN(财务管理)与DW(数据仓库),将OCS生成的信息转化为经营管理与决策支持数据,提升运营效率、竞争力与透明度。 |
2004年 | PACS(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) : 对放射科、牙科放射科、核医学、内窥镜、心导管、病理科、检验科、耳鼻喉科等医疗影像进行数字化采集、存储与调阅,提升医疗质量、服务与工作效率。 |
2005年 | 构建基于NAC的整合安全系统 : 保护信息系统免受外部入侵。 |
2006年 | 处方审核系统 : 将保险审核人员的专业知识数据库化,通过预设规则(Rule)在处方录入时自动判断诊疗内容是否符合医保标准,防止出现配药禁忌处方、处方过量以及处方录入错误。 |
2007年 | 影像电子病历(Scan EMR) : 将诊疗完成的纸质病历扫描为电子影像,替代纸质存档,改善病历管理并提升工作效率与医疗质量。 |
候诊患者引导系统 : 通过PC屏幕显示候诊患者的就诊顺序(适用于门诊科室及内窥镜室)。 | |
2010年 | 病房医嘱执行系统 : 通过将护理记录电算化,提升病房护理效率。 |
呼叫中心业务系统 : 实现诊疗预约、取消、诊疗时间变更及检查预约的自动化管理。 | |
整合检验系统(TLA) : 通过统一条码管理检验科化学与免疫检验,减少患者采血量并确保检验结果快速精准。 | |
2011年 | 强化信息安全系统 : 引入Web防火墙、下一代防火墙及官网键盘安全防护。 |
2012年 | 数据库加密 |
构建官网公共I-PIN认证系统 | |
构建院内无线办公网络 | |
2013年 | 完成基于标准化电子病历(EMR) 的整合医疗信息系统(CUBIS)建设,支持移动端、RT-PACS、CIS、RFID和电子审批,并强化CP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。 |
2014年 | 扩建临床研究支援中心及残疾人牙科诊疗中心网络,通过部署“内PC守护”及DNS黑洞防御僵尸网络,增强信息安全性。 |
2015年 | 引入文档安全系统(DRM),完成牙科医院二级医疗机构转型电算系统及公共病床管理系统建设。 |
2016年 | 构建规章制度管理系统、患者身份确认系统、物流邮件/短信订单系统、门诊费用Hi-pass系统、多学科综合诊疗系统以及家庭型临终关怀系统。 |
2017年 |
|
2018年 | 构建医疗信息科网络隔离、实行IC卡认证服务、构建麻醉药品综合管理系统、参与电子病历系统认证试点项目、搭建药品信息自动联机接口环境(运营电子化药品管理系统“Intifarm”)、开通Kakao通知推送服务。 |
2019年 |
|
2020年 |
|
2021年 |
|
2022年 |
|
2023年 |
|